本报讯这里所说的“第一目击者”就是第一个看见患者发病的人,他们现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志愿者队伍里最重要的成员。在意外事故及突发事故出现时,他们能在四至六分钟内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,为专业急救人员争取宝贵的救助时间,从而提高救治生存率。北京市正为每150人中拥有这样一名急救员而努力,北京市红十字会也将借助5月8日的“世界红十字日”进行大规模宣传推广,使“第一目击者”家喻户晓。
北京市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中心负责人金辉介绍,“第一目击者”对维系“生存链”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。由于现实生活中,真正心脏病急症和其他危重急症绝大多数发生在医院外,需有一系列的抢救步骤,其中任何一步被延误或梗阻,抢救就不能成功,生命可能因此丧失。这些步骤被急救专家称为“生存链”,“第一目击者”可以完成“生存链”四个环节中的前三个,包括立即拨打“120”急救电话,实施基础的心肺复苏术——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挤压,使用简易自动心脏除颤器进行心脏除颤等。
值得关注的是,一个城市急救系统的完善需要漫长的过程,即便在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也用了10年,针对我国目前急救环节薄弱、城市交通拥堵、急救网络系统不够完善的现状,大大加强社区居民即“第一目击者”的急救意识、知识、技能的教育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。
据了解,北京市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至今,已培训了近五千名拥有急救员证书的“第一目击者”,目前正加紧进行《灾难现场的自救互救》科教片的拍摄,节目制作完成后,将在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、区县电视台播映。